-
-
牙拔除術中八要點
1.正確掌握拔牙適應證和術中密切注意觀察病人情況變化。2.預防或處理病人暈厥。麻醉要完善,要在無痛下拔牙。操作要輕巧,動作要準確。病人出現暈厥時應暫停手術,放平椅位并解開病人上衣的領扣,同時吸入芳香亞醑等興奮呼吸中樞藥物,或針刺人中穴、內關穴等。3.防止損傷鄰牙和軟組織。術中要正確使用器械和掌握穩定的支點,避免器械滑脫或使用暴力操作。對已損傷的組織結構,應立即復位或縫合。4.預防牙根突入上頜竇或頜周筋膜間隙。手術過程中,尤其是拔除上頜后牙和下頜第3磨牙的牙根時,要保持清楚的手術野,禁止使用暴力和粗暴操作,避免將牙根
-
-
拔牙前后的注意事項
拔牙前的注意事項首先要確定是否有一些拔牙禁忌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血小板減少癥等。如果有這些疾病的患者不要拔牙。不要吃的太多,剛吃過飯盡量等一個小時以后再拔牙,也不要空腹拔牙。以免出現低血糖和休克等癥狀。拔牙前不要喝酒,最少拔牙當天不能喝酒。不要運動后拔牙,運動后血液循環加快,血壓升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禁忌拔牙。拔牙后注意事項止血拔牙后創口上的紗布或棉球,需咬住約半小時才能吐去,24小時內唾液內有少量血液屬正常現象。休息 拔牙后可取半臥位休息,不要平臥,不能馬上洗熱水澡,以免創口出血。拔牙后應保證充足
-
-
種植專家
王明國際口腔重建科學委員會會員;北一種植聯盟首席專家;擅長:種植外科,尤其專長復雜牙種植,自體骨移植同期種植,上頜竇底內外提升同期種植技術,美學區種植技術,即刻種植外科與即刻負重技術,軟組織成形外科種植技術及全口無牙頜ALL-ON-FOUR技術,種植并發癥和種植急癥處置等手術治療,從事口腔頜面外科,正頜外科、頜面部整形、微創拔牙,笑氣無痛舒適種植十余年。畢業于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擅長各型牙列缺損缺失的種植義齒修復,2008年度獲天津醫科大學年輕教師高露潔口腔醫學獎學金三等獎,2009獲得中華口腔醫學會---香港
-
-
【了解了解】國內種植牙主要種植系統!
國內目前使用的幾種主要種植系統,可作為采購參考:1、德式U2美牙種植系統“德式U2美牙” 牙齒整形技術是風靡歐美、日韓的一種頂級牙齒整形技術,該技術采用德國最頂級的數碼定位技術,結合東方人牙齒美學標準及雙U牙齒美學弧線,依據愛美者面部五官、臉型、年齡、性別、職業等精雕完成。對于黑黃牙、畸形牙、四環素牙、缺失牙、齙牙等的患者僅需到院治療兩次,在120分鐘內施以完美蛻變。美容后的牙齒透明度好、形態顏色自然逼真。真正做到美牙不拔牙、無痛苦、時間短、牙齒堅固、多年后牙齒不出現黑線等優點。德式U2美牙
-
-
拔牙后出血的救治體會
拔牙后出血的救治體會
-
-
一例彎根智齒拔除
今天接診一個要求拔牙的患者,自述去了幾家門診和醫院都說風險太高,不愿意給拔除,經熟人介紹來我院。檢查發現右下8近中前傾阻生,合面大面積齲壞。拍全景片顯示右下8根尖向近中彎曲,右下7遠中有淺齲,遠中頸部有骨缺損。告知拔牙斷根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我會盡力拔除干凈,患者同意。拔牙過程就不贅述了,果然斷根了,于是用40號H銼插入牙根斷面的根管口里,并盡量擰緊,然后拔出。最近好像買不到碧藍麻,只有斯康杜尼,局部浸潤麻醉后出血明顯,嚴重影響操作,為了找根管口,擦拭了N個小棉球,讓人不堪忍受!讓人懷念的碧麻啊!來源于口腔醫學網
-
-
牙槽外科技術新進展——胡開進教授
作者: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 胡開進 李永鋒 在過去幾十年中,牙槽外科中的各種新器械及技術已經發生巨大的變化。比如,氣動式外科專用切割手機及切割鉆用于微創拔牙領域,這樣對于即刻種植及延期種植具有重要的意義;應用超聲骨刀拔除某些與重要組織結構毗鄰關系密切的阻生牙以及骨移植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新式的拔牙鉗的發明也使得拔牙變得更加容易,創傷更小。下面我們將針對上述牙槽外科領域一些新的器械技術進展做簡要介紹微創拔牙器械 微創拔牙新時代 隨著牙槽外科的進步,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沖擊式氣動外科專用切割手
-
-
如何拔除死髓牙
拔除死髓牙是有一定的難度,拔的時候容易斷,挺的時候容易碎。現在拔除的死髓牙一般都是齲壞嚴重的殘冠和殘根。尤其是有些治療后的病牙更難拔除!拔殘冠的后牙最好先拍個牙片,了解根的數量、位置、彎曲程度、吸收程度、與上頜竇及下頜管的關系等。對病牙先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進行拔除。我建議先別去挺或直接去拔,那樣容易碎而給拔牙增加難度。先消毒,分離牙齦后進行分根:1 根分叉已經外露,將牙挺的刃部直接插入頰側根分出。左右旋轉后能分開牙根,如不行用骨鑿敲錘進行(用力要適當) 2 用渦輪機或牛角鉗。只要確定把根給分開了以后,對接下來用牙挺
-
-
關于拔牙工具的工作原理及相關體會
牙鉗: 工作原理(摘錄自相關資料:):用于拔除上頜第一、二磨牙的牙鉗的設計特點是頰側鉗喙的喙緣中間有一縱形嵴,延至喙緣形成尖突,以確保鉗喙深入齦下時與上頜磨牙頰側牙頸部根分叉處緊密貼合。它可以將外力很好的傳遞到牙上,以克服各種較大的阻力,使牙脫位。新手常犯錯誤:1 牙鉗夾持部位過于靠上,導致拔除殘冠或齲齒時容易斷根: 體會: 牙鉗工具的設計中,每一處凸起或凹陷都不是擺設那樣簡單,都有其相對應的牙體上的解剖部位。放置牙鉗時,應盡量將牙鉗的鉗喙放置到牙頸部接近根端的部位,而不只是夾住牙冠,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
-
-
口腔無痛麻醉九大技巧
然而,實際情況是,麻醉本身,打麻藥的時候,特別是局麻,很痛很痛。毫不客氣地說,牙科客人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有責任為父母解決這一問題,卻有多少醫生在意了呢? 在這里,我對自己平時的點點滴滴作一個小結,希望能激起大家的關注,都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共同進步。 1.信任。能找你拔牙或做別的治療,客人已經非常信任你了。但我們在這個時候,還應該強調自己有能力很好地完成這件事。語言不一定多,無非就是給客人打一劑“強心針”,比如;“這種麻藥是目前最好的;這種麻藥根本就無痛;這種針頭很小,
-
-
拔牙的麻醉和手術方法
牙拔除術的麻醉及步驟一、拔牙術前準備工作 1.接待病人主動熱情、態度和藹。 2.收看病歷后切實做好有關核對事項、病史詢問及局部檢查工作。這些包括核對姓名、年齡、牙位及診斷;追問有無全身禁忌證。 3.向病人簡單解釋局麻和手術的一般過程及反應,可能出現的問題,爭取病人主動配合。 4.調節好椅位、頭位及燈光。拔上頜牙時,上頜合平面與地面呈45°,上頜高于術者肘關節以上,為肩部平齊為佳;拔下頜牙時,令病人張大口,下頜牙合平面與地面平行,下頜低于術者肘關節以下或與其平齊。 5.請病人含漱口腔消毒液。 6.鋪無菌小方巾
-
-
無托槽隱形矯正的八大誤區
1.無托槽隱形矯正只能矯正特別簡單的病例 錯,目前很多復雜的病例比如拔牙病例也能做。隱形矯治的適應癥已經擴大到一般錯頜畸形的80%左右。 2.無托槽隱形矯正不在牙齒上粘接任何東西 無托槽隱形矯治沒有金屬托槽,沒有鋼絲,但是某些情況需要在幾個牙齒上粘接透明的小扣子,我們稱為附件,其中有些是幫助牙齒移動的,有些是為了矯治器固位的。 3.無托槽隱形矯正不需要正畸知識,全科醫生也可以做 這可是大錯特錯了,隱形矯治器公司只是提供產
-
-
口腔修復學?重要數字 整理分享
1.正常人的開口度:3.7—112.5px2.下頜側方運動下和最大側方運動范圍正常情況下約為12mm3.牙松動幅度計算:一度松動幅度不超過1mm,二度松動幅度為1-2mm,三度松動幅度大于2mm.4.一般拔牙后1個月后可進行可摘局部義齒.全口義齒修復。拔牙3個月后行固定義齒修復。5.修復時松動牙對于牙槽骨吸收達到根2/3以上,牙松動達三度著應拔除。6.健康成人牙槽骨嵴頂端位于釉牙骨質交界根尖方向1.5mm左右。7.前磨牙和第一磨牙近中接觸區多在頰1/3與中1/3交界處,第一第二磨牙接觸區在鄰面中1/3.
-
-
自鎖托槽的臨床應用
矯治設計中的拔牙與不拔牙自鎖托槽的拔牙與不拔牙針對自鎖托槽爭論最多的就是拔牙矯治和不拔牙矯治,關于自鎖托槽的應用,很多醫生存在一些誤解,為自鎖托槽限定了嚴格的適應證,如認為自鎖托槽只能用于不拔牙矯治,或者應用自鎖托槽就可以不拔牙矯治;認為自鎖托槽不能用于拔牙矯治,或者用于拔牙矯治沒有優勢,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作為正畸領域內分歧最大、爭議時間最長的一個話題,在臨床矯治設計中,有關拔牙、不拔牙矯治有其各自的適應證。除患者的主觀要求外,醫師在確定一個正畸患者是否需要拔牙矯治時要考慮的客觀因素有很多,比如牙齒擁擠度、前牙唇
-
-
【詳解收藏版】使用抗血栓藥患者口腔治療出血風險的處理——陳曦教授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使用抗血栓藥物治療的患者在口腔門診中也在逐漸增加。由于阿司匹林、華法林等抗血栓藥物可改變患者體內的凝血機制,增加了拔牙、牙周手術和種植手術術中和術后出血的風險。本文著眼于這個臨床常見問題,簡要討論使用抗血栓藥物治療患者在口腔治療中出血風險的規避和處理。臨床上常見的抗血栓藥物有兩類,抗血小板聚集劑和抗凝劑,它們的作用機制不同,出血的風險也不一樣。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劑者第一類抗血栓藥物是抗血小板聚集劑,常見的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以及近期用得
-
-
牙醫建議:看牙病的最佳時間
牙病不同于其他的疾病,醫生從診斷到治療設計再到治療需要大量的時間,因此時間對于口腔科醫生尤為重要,特別是對于門診的醫生。 醫生工作一天非常累,那么相對來說體力和精力比較好的時間段是早8點-11點,下午1點-3點,這一時間內工作效率最高,相對來說治療的效果也最好。 針對上面的情況給患者的建議: 1、看牙病盡量選擇平時,時間段8-10點、13-15點比較好,拔牙的患者更是如此,因為拔牙前是不能空腹的,所以接近中午和下午3點鐘后一般大醫院不再拔牙了; 2、盡量不要選擇中午的時間看牙,除非急診外傷; 3、不要選擇
-
-
拔牙時常用的麻醉方法有哪些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常用口內注射法。病人張大口時,可見磨牙后方、咽腭弓之前,有一縱行索條樣粘膜皺襞,即翼下頜韌帶。它與上下頜牙槽嵴相距的中點線外側3~4mm的交點即為注射標志。注射時,讓病人張大口,將注射針放在對側口角,即第一、二雙尖牙之間,與中線成45°,注射針應高于下頜牙牙合面1cm,并與之并行,從注射標志處進針直達骨面,約深2.5cm,回抽無血即可注入適量麻藥,而麻醉下牙槽神經。由于舌神經位于下牙槽神經前內方約1cm處,此時將注射針退出1cm,注射0.5~1ml麻藥,即可麻醉舌神經。若將針
-
-
根尖囊腫的快速治療
牙髓源性根尖囊腫是由根管中的感染源慢性刺激發展而來,小的囊腫經嚴格的根管治療后,多數均可獲得痊愈;較大的囊腫,過去一些學者主張開窗持續引流術,有的甚至采用拔牙消除病灶。過去的方法是通過持續引流使囊腔內壓力減輕,促進囊腫周圍組織產生生物反應,逐漸使囊腔縮小,最終達到完全愈合的目的,但療程較長,患者就診次數較多,且不適感較大。必須充分認識到:與口腔內其他牙源性囊腫的病因不同,根尖周囊腫的發病原因是牙髓病變發展的結果,根管內的腐質及其中的微生物是導致根尖囊腫的主要病因。治病先治因,治療的重點應放在清除根管內的感染源上。近
-
-
拔牙后面部三角區的感染
當人平臥時或受面部肌肉收縮的影響而使血液逆流,導致兩側口角至鼻根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區內發生的癤子等感染,易循面部靜脈擴散至顱內,引發海綿靜脈竇炎或腦膿腫,故此區被叫做危險三角區。
-
-
案情介紹
案情介紹】2012年2月6日下午,患者王女士到某醫療機構口腔科就診。根據病史記載,患者主訴“要求拔左上后牙”,接診醫生檢查后診斷為+8智齒,處理:拔+8智齒,抗感染藥物。患者回家后,拔牙處出血難以凝固,直到晚上九點多才完全止住,同時臉部開始腫脹、疼痛。隨后的幾天,患者請假在家休息,服用頭孢,用漱口水漱口。術后第三天,手術區域的疼痛沒有好轉,臉部的腫脹、疼痛更加嚴重。于是,患者到附近衛生院就診,衛生院進行輸液消炎處理,但效果不佳,病情進一步惡化。拔牙術后第六天深夜,患者到手術醫院急診,病史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