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干槽癥
拔牙后,牙根原來所在的牙槽窩,應該由血凝塊充滿而后漸漸愈合,由于種種原因導致拔牙后2~4天牙槽窩內血凝塊分解、破壞、脫落、感染而導致拔牙窩骨壁暴露并發生多處小的骨質壞死灶,可出現碎小的死骨。
-
-
【口腔種植】ALL ON 4 的適應癥(一)
ALL ON 4 的適應癥(一)All-on-4®是針對無牙患者的后牙區骨量不足以實施常規種植的治療方案之一。是針對無牙患者的福音。同樣在臨床上可以碰到很多牙齒松動,即使經過反復治療后,也無法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的患者。近10年來,種植在口腔領域飛速發展,間接地影響了口腔其他領域的治療方案。針對一些種植醫生對患牙的拔除標準,牙體牙髓、牙周的醫生非議較多。在口腔領域,針對一些患牙的治療方案:保守治療還是拔牙,標準在不斷地變化中。例如20年前的臨床治療標準之一,深齲是拔牙的適應證之一,今天看來應該首選根管治療加上冠
-
-
牙醫注意:利多卡因致死病例
利多卡因是臨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藥,在我院口腔中心使用已有20多年,出現過敏性休克死亡為首例發生。1 病例資料患者,女,58歲,因全口有較多牙齒缺失,前來我院口腔中心診治,要求鑲牙。經主診醫師診治,診斷:牙齒多處殘根。建議:拔除殘根后進行修復。患者自訴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病、心臟病等病史,無藥物過敏史,曾有拔牙史。經患者家屬同意,主診醫生即行抽取2%的利多卡因(含1/5000腎上腺素)2.3ml進行口腔局部浸潤麻醉,1min后患者感喉頭發麻,隨即不能言語,煩躁,接著口吐白沫,神志昏迷。體查:BP230/110mm
-
-
王明老師的《拔牙位點保存術的操作規范指南》
拔牙位點保存的技術要點
-
-
【口腔正畸】支抗釘的植入其實不會那么恐怖
支抗釘是植在骨頭上的,借骨頭的力把牙齒移動到我們想要的位置上,使我們的牙齒矯正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很多矯治的朋友都會問我:"植支抗釘痛不痛?","不會痛嗎?你肯定在騙我!"哎~~不管我如何解釋都最多是半信半疑的眼神回饋于我。我來列舉一下我的論據如果你拔過牙,那太好了,拔牙和植支抗相比如同被砍一刀和被扎一針。我們的牙槽骨內分布的痛感神經末梢不多,麻藥消退后也沒有什么明顯疼痛感,這個可以到我的群里問問前輩們的。支抗植完后不會出血,也不用忌口,即刻就能掛牽引,牙就會全天24小時慢慢的
-
-
牙髓根管底穿的治療見意:
大部分口腔醫生一看到髓室底穿通的,就主張拔牙。拔牙當然是解決疼痛的最好辦法。就像頭疼了把頭砍掉頭當然不會再痛一樣的道理。嚴重的底穿拔除并無異議。但對于那些小的穿髓孔,尤其是那些意外穿髓的,只要條件許可,我覺得還是可以補救的。能夠讓患者再用上三五年或是更長的時間,不是更好嗎?應口腔醫學網同校師hahahui的提問,特發此貼與此。與同道分享。 最好不要是自己惹的底穿!造成底穿的原因:多半是操作者不清楚髓腔解剖形態,粗心大意所致。在揭髓頂的時候就把人家搞底穿的。還有,對于那些根管口有髓石的,或根管有鈣化的(關于根管的鈣化
-
-
異種材料行后牙牙槽嵴保存臨床效果的隨機對照研究
【摘要】目的 通過影像學分析評價應用異種移植材料(Bio-Oss Collagen骨膠原與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進行后牙牙槽嵴頂保存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3年7月,共有16例患者因需要同時拔除雙側后牙并要求種植修復就診于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種植中心。拔牙時按照簡單隨機化分為干預側(16例)與對照側(16例),自身隨機對照,干預側牙槽窩內植入Bio-Oss Collagen骨膠原,并使用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覆蓋牙槽窩;對照側自然愈合。在拔牙術
-
-
牙問丨種植牙成功后,種上去的牙齒還會再掉嗎?
問:我想問問醫生,種植牙這個手術做完后,種上去的假牙萬一再掉了怎么辦?答:您好,種植體后期是有可能掉落的。種植體掉落的原因比較復雜,如患有比較嚴重的牙周炎,口腔衛生沒有很好的維護,是否患有全身系統的疾病如糖尿病,骨質條件比較差(伴有炎癥,拔牙時未將炎癥組織完全刮除)等。這些與術前的檢查有關,也與術后的維護有關。處理的方案: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嚴格遵從醫囑,定期復查;種植體掉落后及時與醫生聯系。轉:口腔醫學網
-
-
最容易被忽視的牙周病,真的無關緊要嗎?
牙周病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疾病。牙齦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較為普遍,而35歲以后牙周炎和牙周病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由于牙齦病和輕度牙周炎病程緩慢,大部分患者僅表現為牙齦出血、口臭和牙齦外形改變,對患者的影響不大,很容易被患者認為是“小毛病”,而失去了治療的大好時機。 專家指出,牙周炎是引起拔牙的主要原因,占拔牙患者的30%~44%。部分中重度牙周炎還可引起牙齒疼痛和牙齦腫脹等癥狀。牙周病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遠不止于口腔局部,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牙周病尤其是牙周炎可影響
-
-
種植牙具有哪些優點
種植牙具有哪些優點:1、功能強:能很好地恢復牙齒功能,咀嚼功能大大優于其他傳統假牙。2、不磨牙:依靠自身的人工牙根進行修復,不用磨旁邊的健康牙齒,對牙齒沒有任何傷害。3、固位好:不使用傳統鑲牙的卡環或牙套,人工牙根牙槽骨緊密結合,像真牙一樣扎根在口腔里,具有很強的固位力與穩定性。4、美觀:可以根據就診者的臉型、其他牙齒的形狀與顏色制作牙冠,達到整體協調和美觀的最佳效果。5、操作簡單:種植牙手術是一個較小的牙槽外科手術,類似拔牙,采用局部麻醉,創傷小,術后即可進食,幾乎無痛苦。一般種植體植入術只需要幾十分鐘至數小時即
-
-
倒置阻生牙拔牙的病案討論
討論一:可以上托超拉拉,再拔討論二:靜觀其變、個人覺得無任何癥狀可先予觀察不做處理!討論三:阻生智齒沒有暴露在口腔是可以不予理睬,可以長期埋伏與人共存的。除非有特殊要求或變化。討論四:片子顯示的倒置阻生牙撥牙關健注意幾點,1.翻瓣后去骨部位盡量離7遠中,別破壞7遠中骨壁,避免損傷7,以去除8根部的阻力為主。2.暴露阻生牙后,用鉆磨斷部分冠根后,用小骨鑿劈裂冠與根,可避免牙鉆因視野而誤傷神經。3.冠根裂開后,先用牙挺挺出根部,然后挺出冠部。提問:對7號牙沒有影響的埋伏智齒,是不是可以不拔?答:一般情況下,完全骨埋伏阻
-
-
蛀牙要不要拔牙:淺齲、中齲、深齲如何治療?
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牙齒表面有一層幾乎無色透明的菌斑,口腔內食物殘渣滯留,經過分解發酵食物殘渣,從而腐蝕牙齒,形成齲齒。淺齲與中齲淺齲階段本人感覺不到不適,但牙科醫生檢查能發現齲洞。如果不加處理,牙齒進一步受到腐蝕,會變得敏感。中齲:“進口”的食物一出現溫度、酸堿度、冷熱改變就容易酸痛不止。此時仍然可以通過填充牙齒而徹底改善問題,補牙后,咀嚼功能完全不受影響,且不會再次齲變。深齲與牙髓炎深齲:傷及牙神經,牙齒會有劇
-
-
“美容冠”是商家臆造的概念,拆穿口腔治療中的黑毒瘤
光明網訊(記者 李然)“美容冠7天快速矯正畸形牙”、“來源于歐美的新技術”、“不拔牙、無痛、不傷牙根”……光明網記者在網上,發現德倫口腔、華美國際口腔中心、北京圣貝國際牙科等一些口腔醫院和整形機構打出了這樣的宣傳語。許多機構宣稱,可以在短短7天內就讓人擁有整齊潔白的牙齒。是否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對此,北京大學醫院口腔中心主任、牙體牙髓科主任醫師沈嵩表示:“在口腔醫學科學領域里,根本就沒有所謂‘
-
-
三角挺的妙用
三角挺及沖出法在拔牙時大多數時候都是力量朝向冠方,支點可以在牙上,醫生控制力強,所以放在一起總結。沖出法應用幾例:1.周圍條件不適合插挺例1:上3橫位萌出,緊貼上2上4,上2傾斜,強行插挺高度擔心損傷臨牙 ,試用拔牙鉗拔除困難,于是試用沖擊法沖出。(可在牙上做溝,防止滑脫,大多數不用做,直接沖出即可,此例亦沒做)2.根尖周圍有脆弱解剖組織例2 :上3殘根一例,常規挺入,突感阻力減小,牙根下移,高度懷疑突破下頜竇底,改用骨鑿少量去骨,稍多露出牙根,沖擊法沖出,鼓氣實驗未見氣泡冒出,竇底未破。3.臨牙松動例3:
-
-
【口腔外科】拔牙并發癥預防
作者:李永鋒 周宏志 胡開進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 牙拔除術是口腔頜面外科門診最常見、最基本的臨床治療操作。由于口腔頜面部解剖及臨床操作的特殊性,在拔牙操作中易發生一些臨床并發癥。本文針對牙拔除術的基本特點、常見失誤、并發癥類型進行闡述,以期為臨床上預防拔牙并發癥的發生提供參考。了解牙拔除術的基本原則,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牙拔除術的基本特點大體上,牙拔除術的基本特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① 手術入路、術野顯露、器械使用等受到口腔復雜立體結構的多種條件限制;② 手術可引起局部牙、骨、黏膜、肌
-
-
【種植牙】傳統鑲牙?太out!種植牙才是主流!
傳統鑲牙方式,患者牙齒拔掉后要等3-6個月后才能鑲補,這期間形象十分難看,患者要忍受身心巨大痛苦。而長期佩戴活動假牙會造成口腔黏膜病變和味覺遲鈍;鑲固定搭橋烤瓷牙,需要磨小健康鄰牙,這些弊端常常讓患者擔心鑲牙后的健康問題。于是許多牙齒松動、缺損的患者,常常陷入想拔牙又舍不得拔牙,想鑲牙又害怕鑲牙的矛盾中。轉:口腔之家
-
-
我的微創拔牙必備利器 -- 張東星
科貿嘉友口腔
-
-
分根術和半切術避免拔牙
科貿嘉友口腔
-
-
拔牙位點保存技術
科貿嘉友口腔
-
-
【牙醫筆記】“聽大師談口腔組織再生”——Buser教授中國專家見面會精彩內容分享
在8月6日北京舉行的“與大師面對面談口腔組織再生—— 丹尼爾·布瑟(Daniel Buser)教授中國專家見面會”中,前任國際口腔種植學會(ITI)主席Buser教授與李德華、宿玉成、王佐林、柳忠豪、邱立新、溫波教授等國內種植專家共同就上頜竇提升種植技術、拔牙后種植時機的把握、牙槽嵴保存以及引導骨再生(GBR)相關技術等話題分享了臨床經驗并提出獨到見解。本期《今日口腔》特邀參加了本次會議的焦鐵軍醫師來分享他在本次會議中的筆記與收